福安88网

福安传统老手工艺品-暖手炉(火笼)

福安文化

2023-04-29


熟悉吗?想起谁了?


电影《爱在廊桥》剧照

小时候吃过早饭,就去找爷爷、奶奶,他们一般都在向阳的石墙根下和其他老人坐成一排捂着火笼话家常。

虽然那时候的冬天气温比现在低,但记忆中,它是暖洋洋的。

电影《爱在廊桥》剧照,该片拍摄于闽东地区寿宁县。吐槽下道具,那时候的不锈钢桶可是珍贵之物,怎么能拿去装碳。

那时,火笼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,老人、小孩在寒冬里用它来取暖。还有,尿床之后烘被子,梅雨天里烤尿布。

火笼是闽东、粤西、赣南等农村冬天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。

“火笼”一词,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。有沈约的《咏竹火笼诗》为证,其中写道:“覆持鸳鸯被,百和吐氛氲。忽为纤手用,岁暮待罗裙。”做工最精细的是福安洋西火笼

 


竹丝绕指柔,

千条万缕化成篓。

炭火腹中藏,

不惧风霜暖寒冬。

 



洋西火笼还有个故事。相传当年,洋西火笼经福州港出口到海外。周总理出国访问时,一位用过洋西火笼的外国友人在总理面前夸起了它。回国后,总理派人寻找这火笼的出处,最终找到了福建、福安,并组织建厂批量生产,出口海外,洋西火笼从此声名远播。




洋西火笼取材于当地的麻竹,以竹节稍长为佳,而后削去竹皮,剃成竹篾,



再经过一种被村民称为“剑门”的工具抽成宽度均匀的竹丝。





而后用这些竹丝编织出笼状的竹器,将烧制好的陶瓮用竹条悬空固定在笼中。这一工序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傅掌持,以确保陶瓮牢牢稳定在笼中、不颠不响。

 


在75毫米高的火笼腰部编72层竹丝,每根竹丝差不多就1毫米粗,削与编都要数年的功力。

 



然后编上火笼脚、安上提环和火笼盖,整个制作过程大小20多道工序,人称“十八手”。


之前流水作业,高产小组日均每人可做5~6个,如今,独家编织,手艺熟练者一天只能做两个。

@小愚说他的下一个作品是“火笼”,得知他要去火笼村踩点的时候,我们决定随行。


到洋西村的时候,厅堂里坐了十余位老人,领我们去的书记说:“村里会这手艺,愿意编织的都在这儿了,听说你们要来,特意集中的。”



老人说,他们可能是最后一批会此手艺的老人,最老的八十多,最年轻的也已经五十一,都是当年“火笼厂”的师傅。说起当年,老人眉飞色舞,“...都是销往国外的...”



如今随着暖手袋、取暖器等现代电子取暖产品的出现,洋西火笼风光不再,艺人们逐渐老去,目前还能做的不到20户,也就一些遵循传统仪式的婚礼上会用到,没了市场,收益也不高,就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,他们也担心“编火笼”这门手艺会成为绝响。


在福安,女儿出嫁时,家人要准备火笼一对(内装木炭、火柴1盒、芋头1个、圆葱2株、姜等)。由儿子(阿舅)送女儿出门,再拿回一个火笼。意思是,女儿把自己家的火种带到了男方家里。

寻访中,@小愚带我们找了烧制“火笼”钵的新一代手艺人。



儿子不在家时,老人和了泥预备着@舒珊看老人推泥说:“像练神功排山倒海。”


屋里堆着预订的钵,由于今年雨水多,一直没烧出来。


烧“火笼”钵的土窑,已传四代。


编制盖子的手艺人,也是很老的阿伯。我们想收一个很完整的,有筷子的火笼,老人摇摇头说:“现在没人打筷子了,有也是很贵。”

当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,把这些照片发到朋友圈后,外地朋友出乎意料地表示喜欢,纷纷预订。然后,它们就不再是用来烘手、被子、尿布的火笼了。

 

成了“暖炉”

 

成了“花器”

 

最后,愿这些老手艺焕新机。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 

乡桥

发现、记录、链接有温度的老手艺。

 

 

图像拍摄
小愚、王建榕、舒珊

麻豆

育贤
文字整理
卡门